1. <nobr id="j6kud"></nobr>
      <bdo id="j6kud"></bdo>

    2. | 留言 | 收藏
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 > 政策法規 > 國家糧油質量標準 > 正文

  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-小麥

      2014年05月12日來源:象山縣糧食收儲有限公司瀏覽:4056

  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(GB1351-1999,代替GB1351-1986)
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麥    Wheat

     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      1.范圍

        本標準規定了小麥的有關定義、分類、質量指標、檢驗方法及包裝、運輸、貯存要求。

      本標準適用于收購、貯存、運輸、加工、銷售的商品小麥。

      2.引用標準

       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,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。本標準出版時,所示版本均為有效。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,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
      GB/T5490-1985糧食、油料及植物油脂檢驗 一般規則

      GB/T5491-1985糧食、油料檢驗 扦樣、分樣法

      GB/T5492-1985糧食、油料檢驗 色澤、氣味、口味鑒定法

      GB/T5493-1985糧食、油料檢驗 類型及互混檢驗法

      GB/T5494-1985糧食、油料檢驗 雜質、不完善粒檢驗法

      GB/T5497-1985糧食、油料檢驗 水分測定法

      GB/T5498-1985糧食、油料檢驗 容重測定法

      3.定義

      標準采用下列定義

      3.1容重

      小麥籽粒在單位容積內的質量,以克/升(g/L)表示。

      3.2不完善粒

      受到損傷但尚有使用價值的顆粒。包括下列幾種:

      3.2.1蟲蝕粒:被蟲蛀蝕,傷及胚或胚乳的顆粒。

      3.2.2病斑粒:粒面帶有病斑,傷及胚或胚乳的顆料。其中:

      3.2.2.1赤霉病粒:籽粒皺縮,呆白,有的粒面呈紫色,或有明顯的粉紅色霉狀物,間有黑色子囊殼。

      3.2.2.2黑胚粒: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的顆粒。

      3.2.3破損粒:壓扁、破損,傷及胚或胚乳的顆粒。

      3.2.4生芽粒:芽或幼根突破種皮不超過本顆粒長度的顆粒,芽或幼根雖未突破種皮已有芽萌動的顆粒。

      3.2.5霉變粒:粒面生霉或胚乳變色變質的顆粒。

      3.3雜質

      包括下列幾種:

      3.3.1篩下物:通過直徑1.5mm圓孔篩的物質。

      3.3.2礦物質:砂石、煤渣、磚瓦塊、泥土及其他礦物質。

      3.3.3其他雜質:無使用價值的小麥粒,生芽粒中芽超過本顆粒長度的小麥粒,毒麥、麥角小麥線蟲病、小麥腥黑穗病等麥粒,異種糧粒及其他雜質。

      3.4小麥的綜合色澤。

      3.5氣味

        一批小麥的綜合色味。

      4.分類

        根據小麥的皮色、粒質和播種季節分類:

      4.1白色硬質冬小麥: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角質率不低于70%的冬小麥。

      4.2白色硬質春小麥: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角質率不低于70%的春小麥。

      4.3白色軟質冬小麥: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粉質率不低于70%的冬小麥。

      4.4白色軟質春小麥: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粉質率不低于70%的春小麥。

      4.5紅色硬質冬小麥: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角質率不低于70%的冬小麥。

      4.6紅色硬質春小麥: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角質率不低于70%的春小麥。

      4.7紅色軟質冬小麥: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粉質率不低于70%的冬小麥。

      4.8紅色軟質春小麥: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%,粉質率不低于70%的春小麥。

      4.9混合小麥:不符合4.1至4.8各條規定的小麥。

      4.10其他類型小麥的分類方法另行規定。

      5.質量指標

      5.1各類小麥按容重分為五等,低于五等的小麥為等外小麥。等級指標及其他質量指標見表1。

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表1小麥質量指標

      等級     容量g/l, 不完善粒%,            雜質%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水分%      色澤,氣味

       總量    其中:礦物質

      1      ≥790         ≤6.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  2      ≥770         ≤6.0

      3      ≥750        ≤6.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≤1.0          ≤0.5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≤12.5          正常

      4      ≥730        ≤8.0

      5      ≥710        ≤10.0

      注:水分含量大于表一規定的小麥的收購,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。


      5.2小麥赤霉病粒最大允許含量為4.0%,單立赤霉病項目,按不完善粒歸屬。

      小麥赤霉病粒超過4.0%的,是否收購,由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規。收購超過規定的赤霉病麥,要就地妥善處理。

      5.3黑胚小麥,由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規定是否收購或收購限量。收購的黑胚小麥就地處理。

      5.4衛生檢驗和植物檢疫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執行。

      6.檢驗方法

      6.1檢驗的一般原則按GB/T5490執行。

      6.2扦樣、分樣按GB5491執行。

      6.3色澤、氣味鑒定按GB/T5492執行。

      6.4類型、角質率檢驗按GB/T5493執行。

      6.5雜質、不完善粒檢驗按GB/T5494執行。

      6.6水分檢驗按GB/T5497執行。

      6.7容重檢驗按GB/T5498執行。

      7.包裝、運輸和貯存包裝、運輸和貯存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執行。

      相關信息
      勉费三级A黄片视屏,久久精品18禁止观看,天天做天天爽天天拍,三亚洲特级黄片

      1. <nobr id="j6kud"></nobr>
        <bdo id="j6kud"></bdo>